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全民健身 > 正文

杭州临安“杨梅树”火了,“建筑师”排队打卡 时讯

  • 2023-05-06 21:18:49 来源:东方资讯

这两天,

杭州临安一处“建筑”火了,

引来不少建筑设计师排队打卡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杨朝波摄

它像一座座拔地而起的“冰山”

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感。

有网友赞叹:

“乍一看还以为是

某位建筑设计大师的作品。”

这个“建筑”出自谁之手?

背后又有什么故事?

潮新闻记者去现场一探究竟。

网红“建筑”是一处杨梅大棚

搭建成本约六七百万元

这个“建筑”其实是位于临安葱坑村的一处杨梅大棚。

从远处看,类似一座拔地而起的“冰山”,在光照下呈现出未来科幻片般的景象。

走近一看,因为依山而建,大棚顺着地势错落有致地形成了凸起的小山形状。

这座“建筑”不是来自建筑大师,设计建造者就是农场主林才法,建筑形态也不是刻意为之。

林才法今年64岁,2000年起就承包了50亩地在这里种杨梅,去年开始给杨梅配上了大棚装置。

他告诉记者,大棚由钢管加上多功能薄膜搭建而成,整个成本约在六七百万元。“网上是今年五一假期开始火起来的,附近有人路过,拍了照片发到网上,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特地来打卡。”

记者在附近遇到了从杭州市区特地驱车赶来的张先生。他带了相机和航拍设备,过来打卡。

张先生说,自己是一名摄影爱好者,从朋友那里得知这个消息,从图片来看“建筑”造型比较特别,今天刚好有空过来拍拍照。

大棚里的杨梅本月底开始采摘

预计获得收益超百万元

沿着农场的石板路往山上走,两侧是种植多年的杨梅树,已经有近50年的树龄。

众口但便甜似蜜,宁知奇处是微酸。南宋诗人方岳的诗句,道出了不少喜爱杨梅的“吃货”心声。

林才法介绍,山上的杨梅分为两个品种,其中百分之六十是白杨梅,剩下一部分则是东魁杨梅。“白杨梅是我们农场的招牌,作为杨梅中的稀有品种,个头比东魁杨梅小一些,但杨梅味更重,酸甜度也会更好。”

为什么会想到给种植的杨梅搭建大棚?

在林才法看来,这既可以提高产值,又能增加经济效益。

“农民种东西是靠天吃饭,以前露天的时候,采摘季遇到下雨,一般四五天杨梅都烂光了。”林才法说,现在搭了大棚以后,采摘期可以维持将近一个月,同时杨梅树病虫害变少了,杨梅亩均效益也更高了。

记者了解到,林才法农场里的杨梅树本月28号左右即可开始采摘,将持续到7月初左右,比外面露天的杨梅采摘早约半个月。

在售价方面,普通的白杨梅约20多元一斤,大棚里的杨梅加上包装点缀可以卖到100元一斤,主要销往杭州周边以及上海等地。

林才法说,回头客源源不断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为杨梅树搭建大棚以后,农场实现了智能化,提前设置将各种数据接入到软件端,温度、湿度等都可由人工控制,通过一部手机就能远程自动调节。

他预计,今年承包的杨梅树能达到约4万斤杨梅的产值,可以获得超过百万元的利润。

潮友评论

标签:

推荐阅读

杭州临安“杨梅树”火了,“建筑师”排队打卡 时讯

这两天,杭州临安一处“建筑”火了,引来不少建筑设计师排队打卡。杨朝波摄它像一座座拔地而起的“冰山...

当前关注:砂河镇文化站

1、砂河镇文化站建于2011年,位于砂河镇一村村委院内。2、建筑面积300 44㎡。3、内设图书阅览室、舞蹈室、多功

数百架歼7改装为无人机覆盖台岛?台湾舆论炸锅

中国台湾网5月6日讯 综合台媒报道,日前,多家台媒报道,解放军最大型无人机之一TB-001与无人侦察机BZK-00

全球热资讯!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医学部“晨学堂”引导官兵互学共进

本报讯暴勇、记者王凌硕报道“必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‘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着力造就拔尖...

h7n9是什么病毒_这里有专业解答 速讯

欢迎观看本篇文章,小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h7n9是什么病毒,这里有专业解答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体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竞技体育